实行农村心理教学置换研究模式
本网讯(学通社记者王斯佳)11月16日下午,由党委组织部、校团委、校志愿者协会举办的我校与恩施太平乡中心学校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座谈会在校团委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小京、党委组织部部长左林霞、校团委书记彭敏出席会议,太平乡中心学校校长丁仁平、心理教师何家德及我校8名教心系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西部项目办主任孟黎明主持。
据悉,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互联 结对共建”工作,我校联合恩施太平乡中心学校推出农村心理教学置换研究模式,即邀请太平乡中心学校心理教师到我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研究,并与我校相关老师、学生共同编写《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一书。我校今后也会派遣学生赴当地实践教学。本次会议就此模式展开讨论。
党委组织部部长左林霞向大家介绍了我校“城乡互联 结对共建”项目的相关活动成果。据介绍,自2009年3月省委启动“城乡互联 结对共建”活动后,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太平乡龙潭村是我校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对象,一年来,我校从资金、物资、智力等方面对太平乡龙潭村给予了倾力支持,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太平乡中心学校校长丁仁平作了发言。他代表该乡全体教职工、学生向我校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他说,太平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但由于受师资、基础设施、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目前当地中小学心理辅导教育工作较为薄弱,而与我校的“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大大推动了当地的发展。他还欢迎我校领导抽空前去指导工作。随后,与会人员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我校教心系老师范士清表示,大学生一般缺乏实际教学经验,此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参与项目的学生代表张雪洁说,这一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她还代表其它参与项目的学生保证将不负所托,高效完成任务。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张小京就此项目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前期我校“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勉励参与该项目的组织、个人积极做好工作,再创佳绩。他说,我校与太平乡中心学校感情深厚,农村心理教学置换研究模式既能提高当地教育水平,又能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学生素质培养相结合,对我校教学科研活动、教师教育特色的形成非常有利,并号召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学校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中来,将工作做好、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