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班宗旨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行知实验班”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培养造就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和学科专家的目标,充分发挥我校教师职后教育积淀为职前培养服务的优势,利用教师素质训练中心这个“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平台,注重素质与技能培养,并契合终生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教师教育,探索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打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名片”,体现我校“面向基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
二、培养目标
“行知实验班”旨在培养乐教、适教、会教的中小学优秀师资。其毕业生合格标准的基本描述为:①坚定的教师职业理想;②高尚的教师道德;③厚实的学科理论功底;④扎实的专业素质技能(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英语等);⑤出色的总结反思和科研素质基础;⑥全面的文体特长。⑦出众的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
三、培养模式特色
1、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通过教授(特级教师)领衔的“学科教学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教学研究实践”三大模块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构建由微格教学、案例研讨、教学观摩、教学见习、伴岗实习组成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到中小学为期半年的伴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2、“一对一 ”、“多对一”的导师制。 通过双向选择方式,为每位学生至少确定一名责任导师,并签订责任状,约定师生的责权利。由责任导师负责该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毕业达标的指导,实现由优秀的导师、优秀的学科、优秀的教研项目培养出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的目的。
3、双语教学。精选1-2门核心课程进行双语或全英语授课,并聘请外教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毕业时英语达到6级以上,使之成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行知实验班”学生特有的技能。
4、特级教师(教授)班主任制。聘请相关学科知名特级教师(教授)担任班主任,全面护航行知班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级教师(教授)班主任将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特点,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以及专业发展规划,开展学生学习方法、课程选择与发展方向等咨询,引导学生在学业、身体、心智及品德各方面全面发展。
5、教师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规定实验班学生教师素质训练必修课程,修完学分考核合格后颁发教师职业技能证书,在校师范生获得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才能申领教师资格证书。
三、生源遴选机制
“行知实验班”实行通过设立“行知预备班”储备生源、实施遴选的机制。自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大一至大三的师范专业学生可以自愿报名进入“行知预备班”,该班实行“走班制”,即报名进入“行知预科班”的学生属所在院系原班级管理,只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参加“行知预科班”组织的教学和自主学习活动(另见培养方案)。大四师范生达到“行知实验班”入学条件,经笔试和面试合格,签订相关协议后,则可进入“行知实验班”。“行知实验班”单独建制,单独管理,分成文科和理科两个班,学籍档案转至教育科学学院,实施特定的培养方案。
四、条件保障
1、独立舒适的学习环境。“行知实验班”设在教师素质训练中心,学生具有使用教学仪器及实验设备的优先资格,拥有全天候开放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实训教室。
2、多项奖学金制度。行知实验班”的学生在有权享受与其他学生相同奖学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学校特设的高额教师教育专项奖学金(另见方案)。
3、明确的就业方向。我校将加强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协作,通过建立教师教育实验区,实现订单培养等方式,帮助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行知实验班”毕业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
4、全程多维跟踪管理。“行知实验班”将为每位学生设置电子身份证,实施从进入实验班到毕业,以及在教育实践岗位上的全程跟踪管理。在预期时限内,促进毕业生的专业成长,实现成为优秀教师的目标。
五、报考及录取方式
今年,“行知实验班”面向大四师范生招生(2012年将从“行知预备班”中遴选)。学生可依据大文、大理学科类别分别报考文科班和理科班。在报考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①“行知实验班”申请表2份(见附件三)②大学1-3年级成绩单复印件1份;③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及以上);④国家公共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证书;⑤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合格证书;⑥各类奖励证书原件。经综合笔试、 面试、 签订协议后予以录取。
“行知预备班”面向大一至大三师范生招生,经所在院系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班学习。
六、录取名额
“行知实验班”录取名额为:文科班40名,理科班40名。“行知预备班”名额不限。
七、 招考时间
“行知实验班”综合笔试与面试时间定在2011年9月底,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八、 联系方式
联系人:教育科学学院 王老师
办公电话:027—— 86507257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行知实验班”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培养造就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和学科专家的目标,充分发挥我校教师职后教育积淀为职前培养服务的优势,利用教师素质训练中心这个“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平台,注重素质与技能培养,并契合终生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教师教育,探索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打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名片”,体现我校“面向基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
二、培养目标
“行知实验班”旨在培养乐教、适教、会教的中小学优秀师资。其毕业生合格标准的基本描述为:①坚定的教师职业理想;②高尚的教师道德;③厚实的学科理论功底;④扎实的专业素质技能(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英语等);⑤出色的总结反思和科研素质基础;⑥全面的文体特长。⑦出众的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
三、培养模式特色
1、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通过教授(特级教师)领衔的“学科教学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教学研究实践”三大模块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构建由微格教学、案例研讨、教学观摩、教学见习、伴岗实习组成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到中小学为期半年的伴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2、“一对一 ”、“多对一”的导师制。 通过双向选择方式,为每位学生至少确定一名责任导师,并签订责任状,约定师生的责权利。由责任导师负责该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毕业达标的指导,实现由优秀的导师、优秀的学科、优秀的教研项目培养出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的目的。
3、双语教学。精选1-2门核心课程进行双语或全英语授课,并聘请外教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毕业时英语达到6级以上,使之成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行知实验班”学生特有的技能。
4、特级教师(教授)班主任制。聘请相关学科知名特级教师(教授)担任班主任,全面护航行知班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级教师(教授)班主任将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特点,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以及专业发展规划,开展学生学习方法、课程选择与发展方向等咨询,引导学生在学业、身体、心智及品德各方面全面发展。
5、教师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规定实验班学生教师素质训练必修课程,修完学分考核合格后颁发教师职业技能证书,在校师范生获得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才能申领教师资格证书。
三、生源遴选机制
“行知实验班”实行通过设立“行知预备班”储备生源、实施遴选的机制。自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大一至大三的师范专业学生可以自愿报名进入“行知预备班”,该班实行“走班制”,即报名进入“行知预科班”的学生属所在院系原班级管理,只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参加“行知预科班”组织的教学和自主学习活动(另见培养方案)。大四师范生达到“行知实验班”入学条件,经笔试和面试合格,签订相关协议后,则可进入“行知实验班”。“行知实验班”单独建制,单独管理,分成文科和理科两个班,学籍档案转至教育科学学院,实施特定的培养方案。
四、条件保障
1、独立舒适的学习环境。“行知实验班”设在教师素质训练中心,学生具有使用教学仪器及实验设备的优先资格,拥有全天候开放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实训教室。
2、多项奖学金制度。行知实验班”的学生在有权享受与其他学生相同奖学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学校特设的高额教师教育专项奖学金(另见方案)。
3、明确的就业方向。我校将加强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协作,通过建立教师教育实验区,实现订单培养等方式,帮助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行知实验班”毕业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
4、全程多维跟踪管理。“行知实验班”将为每位学生设置电子身份证,实施从进入实验班到毕业,以及在教育实践岗位上的全程跟踪管理。在预期时限内,促进毕业生的专业成长,实现成为优秀教师的目标。
五、报考及录取方式
今年,“行知实验班”面向大四师范生招生(2012年将从“行知预备班”中遴选)。学生可依据大文、大理学科类别分别报考文科班和理科班。在报考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①“行知实验班”申请表2份(见附件三)②大学1-3年级成绩单复印件1份;③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及以上);④国家公共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证书;⑤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合格证书;⑥各类奖励证书原件。经综合笔试、 面试、 签订协议后予以录取。
“行知预备班”面向大一至大三师范生招生,经所在院系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班学习。
六、录取名额
“行知实验班”录取名额为:文科班40名,理科班40名。“行知预备班”名额不限。
七、 招考时间
“行知实验班”综合笔试与面试时间定在2011年9月底,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八、 联系方式
联系人:教育科学学院 王老师
办公电话:027—— 86507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