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和湖北省财政厅鄂预发[2016]10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校2016 年部门预算信息予以公开。
一、部门概况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教育学、文学、理学等学科为主要支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前身是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2003年4月,湖北省工业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9月,学校迁至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园区内。2007年,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评审、教育部审批,学校改制更名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09年1月,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学校合并。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校8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近15万名优秀毕业生,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地处中国光谷核心区,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718亩,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纸质图书资料105万册。学校设15个二级学院,开办45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万人。另外,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等省级教师培训、研究和管理机构设在学校,在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2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7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4人,38人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聘为博、硕士生导师。外聘教授38人.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采取项目经费配套、定期评选并奖励十大科研成果等措施,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学校取得4122项科研成果,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10篇、EI收录论文188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31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译)著、教材314部。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文化部等科研项目14项,获省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项目、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项目等省厅级项目共39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省社科奖2项,专利授权13项。
学校先后建成教师素质训练中心、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方言文化研究中心、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8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举办了行知实验班、双学位班、复合型人才实验班、创新人才实验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教育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先后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专科、本科和硕博培养的国际合作办学格局,并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国外参加社会实践项目或短期实习。学校是省教育厅指定的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派出高校,是国家汉办的优质生源学校,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海外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
学校将秉承“学高、身正、诚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正己达人、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努力建成比较规范的、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本科院校,为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二、机构设置
教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经济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党政部门:学校办公室(督察室、校友会办公室),纪委(监察处)、审计处,组织人事部(党校),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学工处)、团委、人民武装部,离退休工作处,工会,发展规划与建设处,教务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质量与绩效评估处,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处),招生就业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学院),财务处,资产管理处(招投标中心),综合治理与安全保卫处,卓刀泉校区协调办公室,白沙洲校区办公室。
教辅单位: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化办公室)。
产业服务:期刊社,书刊发行公司,后勤集团(资产经营公司)、校医院。
三、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学校收入预算资金35121.8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资金31757.74万元,经营收入46万元,其他收入2067.56万元,附属单位缴款收入240万元。上年预计财政拨款结转110.53万元,其他结转资金900万元。支出预算资金35121.8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4613.1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9147.2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7754.19万元,债务利息支出78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2597.02万元,其他支出230.19万元。预算数据分析如下:
预算数据分析表 | |||||
收入项目 | 2015年预算数 | 2016年预算数 | 增减数 | 变化率 | 原因 |
一、财政拨款(补助) | 32,561.00 | 31,757.74 | -803.26 | -2.47% |
|
经费拨款(补助) | 13,440.00 | 15,393.00 | 1,953.00 | 14.53% |
|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拨款 | 3,120.00 | 1,545.74 | -1,574.26 | -50.46% | 按照协议执行 |
其他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拨款 | 16,001.00 | 14,819.00 | -1,182.00 | -7.39% |
|
二、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 466.00 | 46.00 | -420.00 | -90.13% | 后勤“拨改付”制度改革 |
三、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300.00 | 240.00 | -60.00 | -20.00% | 规模缩小 |
四、其他收入 | 2,678.00 | 2,067.56 | -610.44 | -22.79% |
|
本年收入合计 | 36,005.00 | 34,111.30 | -1,893.70 | -5.26% |
|
上年结余(转) | 1,450.21 | 1,597.47 | 147.26 | 10.15% |
|
上年财政拨款结余(转) | 1,450.21 | 110.53 | -1339.68 | -92.38% |
|
其他结余(转) |
| 900.00 | 900.00 |
|
|
收入总计 | 37,455.21 | 35,121.83 | -2,333.38 | -6.23% |
|
支出项目(按经济分类) | 2015年预算数 | 2016年预算数 | 增减数 | 变化率 | 原因 |
工资福利性支出 | 14,310.98 | 14,613.19 | 302.21 | 2.11% |
|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 6,323.41 | 7,754.19 | 1,430.78 | 22.63% | 政策性增长 |
商品和服务支出 | 8,828.97 | 9,147.24 | 318.27 | 3.60% |
|
债务利息支出 | 2,418.00 | 780.00 | -1,638.00 | -67.74% | 按照协议执行 |
债务还本支出 | 0.00 |
| 0.00 |
|
|
其他资本性支出 | 5,335.75 | 2597.02 | -2,738.73 | -51.33% |
|
其他支出 | 238.10 | 230.19 | -7.91 | -3.32% |
|
支出总计 | 37,455.21 | 35,121.83 | -2,333.38 | -6.23% |
|












